寻找无双
根据书上的记录,我第一次阅读《寻找无双》是在 2017.05.10,17:31,海大四教,看完是在 2017.05.27 21:45,海大三教。毫无疑问的是当时就是把这本书当作色情小说 + 幽默段子来读——因为除了王小波的杂文和部分短篇,其他都是看不太懂的。时过两年,近日再重读,算是发现了一些有趣的内容,但是仍然没有完全看懂。
在谈小说之前,先提下小说的作者,也就是王小波。根据他自己所说(生前的一些访谈视频1,2,3)和其作品中透露出的信息,他是不喜欢去进行说教的,也不想去特意发声(《沉默的大多数》有些不同,那是他发现“沉默的大多数”之后想要去更明确地说出一些事情),更多的,他想做一个事实的陈述者,或是一个去喊醒做梦之人的人。此外,其理工科的背景使得其文章的思辨力量比较强,虽然很多都是黑色幽默。其父亲王方名4为逻辑学教授(成就极高,曾受毛主席接见),而王小波的文章中也多见一些逻辑上的论证。
现在正式谈这篇小说。先看序言,先是引用了《变形记》(奥维德)的最后几句:
Note
无论大神的震怒,
还是山崩地裂,
都不能把它化成无形!
之后写到逻辑学中一个最基本的定理:A 等于 A,A 不等于非 A。进而点明:一种关于事实的描述,一种推理,如果是真的,那么无论如何,它永远是真的。而在文中写到,“人执笔写作也有两种目的,一种是告诉别人一些事,另一种是让别人以为你非常甜蜜,非常乖。我个人写作总是前一种情形...”。也就是说这里作者确实是想告诉我们一些事情,具体来说,是关于“智慧的遭遇”。
小说中历史和现实是交织在一起的,现实就是王二在现代社会的一些遭遇,历史是在建安年间,王仙客来长安城里寻找其表妹无双,想回去山东老家去完成婚约。整个故事的展开都是有些扑朔迷离的,长安城的居民由于种种原因,要么说不认识无双这个人,要么扯到其他人,最后总是想起来有无双其人。期间长安城的人们对于无双的这件事混淆了很多东西,也搞得王仙客本人有些迷茫,一切都扯不清楚,甚至于梦和回忆——“也许根本就没有真正发生过的事,只有更深一层的梦和浅一层的梦”。但是在王仙客的坚持之下,他还是大致还原了事情的真相,最终打听到了无双的去向。
先说我从中读出了什么。小说包含的内容许多,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也有很多。包括为人处事,社会风气,封建制度对人的束缚等等。这里只谈其中一个方面,那就是——我们是否能够分清楚现实与梦境,我们是否有勇气去寻找那最为真实的一切。
“寻找无双”, “无双”是什么?是一个人,也是独一无二的真实的本身——A 等于 A,A 不等于非 A,是为无双!
小说的主题也从未脱离“寻找”,而寻找的对象从来都是“无双”。即使一开始所有人都说了无双其人并不存在,王仙客也坚持认为确有其人,因为他虽然不知道无双在何处,但是无双是存在的这一点却是他确信的——因为这是事实。后来又因“他脑子里装了一大堆原始形态的代数学、逻辑学、几何学、哲学”,而这些东西对他寻找无双并没有什么帮助,反而轻信了别人的话,去探寻“鱼玄机”其人,以至于分不清其和无双的关系。
王仙客在宣阳坊,所恃仗的就是自己的智慧。可惜的是,他的智慧解决不了眼前的问题。
之后所有真实的一切——不论是在王仙客那里还是在长安城的人们那里——都和梦混在了一起。
这时候他对一起都起了怀疑,觉得是在梦里。但是他又觉得现在好像是醒来了。
每件事情的背后都有那么多暧昧不清的地方,这真像在梦里,或者说在现实里一样——谁也不知道梦里和现实哪一边古怪事更多一些。
王仙客临终时说,他始终也没搞清楚什么是现实,什么是梦。在他看来,苦苦思索无双去了哪里,就像是现实,因为现实总是具有一种苦涩味。
而后,作者又借王仙客之口给出了答案:
梦具有一种荒诞的真实性,而真实有一种真实的荒诞性。除了这种感觉上的差异,他说不出这两者之间有什么区别。
故事的中心就是作者要表达的东西——真实,什么是真实,有没有勇气去面对真实,如何去找寻。
是什么就说什么,是一件需要极大勇气的事;但是假定你生来就很乖,后来又当了模范犯人,你会说什么呢?我们经常感到有一些话早就该有人讲出来,但始终不见有人讲。我想,这大概是因为少了一个合适的人去受三绞毙命之刑吧。
而作者就是想要把这些该讲的话讲出来。这个人为什么是作者?
像这样的事历史上不记载,只存在于过来人的脑子中,属于个人的收藏品。等到我们都死了,这件事也就不存在了。
人活在世界上,就如同站在一个迷宫面前,有很多的线索,很多的岔路,别人东看看,西望望,就都走过去了。但是我们就一定要迷失在里面。这是因为我们渺小的心灵里,容不下一个谜,一点悬而未决的东西。所以我们把一切疑难都放进自己心里,把自己给难死了。
所以,我认为王小波在这篇小说中是在追问——追问自己,也追问别人——关于真实的一切。他也在很大声地喊:
我不说你就知道,在我们身边有好多人,他们的生活就是编一个故事。不管真的假的,完全编在一起,讲起来娓娓动听,除了这个故事,他再也不知道别的了。这就是说,在他看来,自己总是这一个故事,但是别人看来却不是这样。
最后记录一些有趣的句子(王小波曾谈过关于文章中黑色幽默的成分,意思大概是,沉重的东西如果不添加一些幽默的东西会让人没法看。说的真好。)
人在二十五岁时,什么事情都想干,但是往往一事无成。人在二十五岁时,脑子聪明,长得也漂亮,但是有时候总会胡思乱想,缺乏逻辑,并且会相信一些鬼话。
信心这个东西,什么时候都像个高楼大厦,但是里面却会长白蚁。
看了这种情景,每个人都有个善良的愿望,就是盼天上掉下个大磨盘,把自己剩在磨眼里,把别人都砸死。
像这种见到别人了得,就把他拉到自己一边的事,我们现在也干。
假如人生活在一种不能抗拒的痛苦中,就会把这种痛苦看作幸福。(弗洛伊德)
他站在院子中央看着一地的八卦,先是赞美祖宗的智慧,后是赞美自己会画八卦,后来就把要开 4 的立方这种事给忘了。
何况尘世嚣嚣,我们不管干什么,都是困难重重。
参考文献: